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指导 > 列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德育原则小讨论

发布时间:2019-09-05 15:27:27来源:弘新教育浏览:

  德育原则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是一个重点考察的教育学知识点。在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点中,应重点以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备考,首先会考察案例式单选题,根据题干案例分析切合哪个原则,然后是最后的大题材料分析,会出一个大案例,让你判断材料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做法符合或违背哪个德育原则,然后针对这个原则应该贯彻哪些要求,都需要重点掌握,尤其要理解好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学习德育原则,先了解德育原则的定义,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以在题干中要看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一般选择这个原则,以单选题备考为主。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要求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疏导原则是重点考察的一个德育原则,一般看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从改变认识入手,疏导思想,大多数选择的都是疏导原则,然后在大题材料分析中,第二小问有时候需要回答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这三点要求需要重点识记。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此原则重点在于两个词:尊重和严格,也就是把严和爱结合起来,在单选题中看到这两个词,一般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也是大题材料分析中重要的考点,如果在题干中看到一方面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在尊重人格尊严的情况下严格要求学生,指出学生的错误,可以选择此原则。

  2.要求

  (1 )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

  (2 )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此原则是单选题的重要考点,一般会出现一些俗语:力行而近乎仁,一般看到俗语中有“行”,选择知行统一原则,“知”是指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行”是指实践锻炼。其次如果在大题中看到此原则,也是把握这两个关键词“知”和“行”。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这一原则一般考察较少,主要是单选题考点,正面教育原则类似疏导原则,在题干中发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一方面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另一方面从纪律进行约束,例如班规班纪、日常规章制度进行以理服人,可以选择此原则。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1.基本涵义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2.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此原则是德育重点考察的一个原则,需要掌握其含义,老师要辩证的看待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不足之处,用学生的优点去弥补他的不足之处。其次如果材料中先是述说学生的种种缺点,然后又发现他的优点,最终用自身的长处克服短处,也选择这个原则。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此原则是单选题愿意考察的一个知识点,在题干中看到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选择这一原则。在大题中看到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一致与连贯,也可选择。

  八、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首先要清楚,在单选题中如果问:既是德育原则,也是教学原则的,可以优选此原则,其次,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老师进行德育教育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选择此原则。

  这八个原则是中学教师资格证涉及到的重要原则,需要清楚其内涵和贯彻要求,做好区分。

  例1.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答案】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例2.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是贯彻德育( )原则的具体要求。

  A.导向性 B.长善救失 C.因材施教 D.疏导

  2.【答案】B。解析:长善救失贯彻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